怎么可以错过(如何养好自己家里的鱼,养鱼七大法则(上篇))
新手养鱼者往往很羡慕别人家的鱼缸水清鱼靓,自己花大钱买设备,鱼缸、过滤、药剂折腾一大堆,可最后还是避免不了死鱼,水质浑浊,而且大部分时间找不出任何原因,很多爱好者就折戟这条路上。为什么别人家的水可以养的这么好,别人可以养什么鱼都养的膘肥体壮,无论是国粹金鱼,还是尊贵的龙鱼,到了人家手中就能养活养好,自己却养什么死什么。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养鱼法则,无论什么样的鱼,你也能做到水清鱼靓。
一、容器
首先,你要准备合适的养鱼容器,水的体积越大,水质变化的幅度就越小,同时水的水面面积越大,水的容氧量就越高。所以,那种小小的圆形鱼缸或者窄窄的壁挂鱼缸以及各种各样的异形鱼缸其实都不太适合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饲养鱼类。你所需要的,是一个根据自己所想养的鱼类品种和环境而定的尽量大一点的饲养容器,就算是放在办公桌上养几条孔雀鱼,鱼缸的长度也要至少达到30厘米以上。家庭养鱼,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长度在40厘米以上,宽度在20厘米以上,高度至少达到20厘米的玻璃鱼缸,而这种基本的鱼缸尺寸你也最好只饲养卵胎生鱼或灯鱼以及虎皮白云金丝之类的小型鱼。如果想饲养金鱼、鹦鹉、神仙、皇冠、招财之类的中型鱼,则需要至少60厘米以上的鱼缸或水族箱。三湖的成鱼虽然在家庭饲养中很难超过20厘米,但是考虑到其好斗性和造景的需要,也要选择60厘米以上的鱼缸,并且密度不宜过大。要想饲养锦鲤、罗汉、龙鱼、魟鱼等中大型鱼,则需要的鱼缸尺寸要更大些,最好超过100厘米以上,(罗汉压成期间除外),且最好选用水族箱,因为锦鲤和龙鱼在受到惊吓和水质突变时都会跳缸,水族箱的盖子可以避免鱼跳出缸而变成鱼干的悲剧。其他诸如水槽、鱼池、木海之类的养鱼容器,我们将在后面的文章中详述。
结论:养鱼的容器要达到30厘米以上,越大的鱼需要越大的鱼缸,大型猛鱼需要带盖的水族箱,避免跳缸的发生。
二、环境
鱼缸中的水体由于体积有限,水中的环境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里讲的环境,就是放置鱼缸的外部环境。鱼在水中生存需要的基本要素有容氧、水温、光照、PH值、水硬度、氨氮、亚硝酸盐浓度等,而前三者直接受到水体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放置鱼缸的位置对于浴缸中的水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说容氧。淡水的溶氧量一般在5-8mg/L,这样的溶氧量可以满足大部分观赏鱼的需要,水体的表面积越大,水的溶氧量就越高,对于冷水鱼或者中大型热带鱼来说这一点很重要,所以饲养金鱼、锦鲤、鹦鹉等中大型鱼需要足够大的水族箱。而鱼缸水面的容氧率则直接取决于外部环境的通风情况和水面的波动情况。不使用充氧泵的鱼缸,最好放置在通风良好的阳台和客厅。 其次说水温。水温对于热带鱼至关重要,大部分热带鱼需要生活在18-28摄氏度的水体中,水温的变化不仅影响敏感的热带鱼,而且对水的容氧率和水质有着巨大的影响,虽然水温的上升导致容氧率下降并引发有害细菌的大量繁殖,但是饲养热带鱼还是需要相对温暖恒定的水温。即使使用加热棒,鱼缸外部的温度波动较大仍然会使得加热装置效率下降。所以,饲养热带鱼一定要将鱼缸放置在温度波动小的室内环境中,最好冬季可以有暖气。 再次说光照。太阳光对于养鱼爱好者是一件又爱又恨的东西,因为充足的自然光照可以使水草快速生长,并杀死水中很多种致病菌。但是,自然光的照射在鱼缸水草受益的同时,也会引发鱼缸中藻类的大量繁殖。轻则使缸壁长出影响观赏的青苔,重则会使丝藻爆发,活生生得毁了一缸草景。(笔者曾经历过将草缸置于光照充足的阳台上,结果造成丝藻大量爆发,水草叶面和沉木上丝藻横生,只能全部翻缸重新造景)所以,以水草观赏为主的草缸切忌放在自然光强烈的阳台或窗边,只能借助专门的水草灯和杀菌灯来提供水草生长的必要光源并杀死水中的有害细菌。对于裸缸饲养的冷水鱼或大中型热带鱼,由于没有必要添加强大的人造光源,适当的自然光照对于维持水质(主要是有益于光和细菌的成长),杀灭病菌,靓丽鱼类的体色还是很有必要的,即便缸壁长出青苔,只要勤快一些用磁力刷经常擦拭,自然光的照射还是利大于弊的一件好事。特别是在春、冬两季水霉菌流行的时间段,太阳光照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大量致病菌,预防水霉病和水霉性腮病的发生。(笔者曾经历过饲养金鱼因缺乏光照而造成的水霉病大爆发,使一缸高档金鱼损失惨重。)
结论:鱼缸应该放置在通风良好、温度恒定的室内,草缸切忌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而裸缸则需要有一定的自然光照。
三、用水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玩家习惯用自来水作为养鱼用水,也很极少数玩家用井水或者纯净水。不论是哪种水,都是不能直接兑进鱼缸用来养鱼的,特别是自来水和井水。由于使用井水和纯净水的玩家都是少数情况,这里只着重介绍自来水的使用。 自来水是经过水厂处理过的江河湖以及地下水,在这些自然水源到达你们家之前,要在水厂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特别是消毒这一步必不可少,因为自然水源中含有大量的藻类和有害细菌,如大肠杆菌,需要用消毒剂将其除掉方可达到生活使用水的标准,也正正是这步必不可少的消毒程序,使自来水变成了不适合直接养鱼的水源。 现代自来水的消毒多采用氯气,氯气溶解到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起主要杀菌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因为盐酸很容易挥发。次氯酸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使得自来水拥有了一定的刺激性,我们平时如果直接饮用自来水或者闻一下自来水都会感觉到一股怪味,这就是自来水含有残余次氯酸的缘故,这种刺激性元素会使鱼类周身不适,进入腮内还会引起腮部充血影响鱼类呼吸。水草同样对自来水中的次氯酸反应敏感,大量的氯元素富集在水草中会影响水草内铁、锰、硒等元素的吸收,不利于水草状态的发挥。 自来水在养鱼之前一定要进行“困水”,才可以将刺激性的次氯酸除去,而困水最好进行光照和暴气。为什么呢,因为次氯酸遇光容易挥发,暴气不仅增加了水中的溶氧,还加快了水体的波动,使次氯酸更快地挥发到空气中。另外,困水可以使温度较低的自来水升温到与鱼缸内老水等温,减少水温变化造成的鱼儿不适和白点病爆发,白点病多在换水之后隐秘爆发,其中原因我们将在以后讲到。 井水和纯净水都不含有次氯酸,但是在养鱼之前也要经过暴气困水,至少做到水温与鱼缸老水等温才能使用。
总结,无论开缸还是换水,养鱼用水都要经过困水暴气,以除去水中刺激性物质,增加水中溶氧,并使新水与老水等温。困水的时间在有光照的时间至少保持一昼夜,在无光的情况下至少保证48小时,如果不暴气,则困水时间还要长一些。
四、过滤
现在的水族过滤方式多种多样,有上滤、侧滤、底滤、滤桶、水妖精、瀑布过滤、内置过滤、反气举等形式。但是所有的过滤形式其核心功能都是过滤固体沉淀物并同时培养硝化细菌。前面提到,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是鱼类生存的水体指标之一,狭义上讲,这一指标就是指的水质。 过滤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降低氨氮及亚硝酸盐在水中的含量,因为氨和亚硝酸盐都是有毒物质,鱼类和水草都不能在氨和亚硝酸盐浓度过高的水体中生存。 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通过过滤系统消除的,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讲到。这里我们只着重介绍一下一套良好的过滤系统如何搭建,并发挥出它的应有作用。 好的过滤系统都有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双重功能。物理过滤通过过滤棉进行,主要将水中的有机、无机不可溶解的杂质阻拦住,使水体达到基本的通透性,利于观赏鱼类和水草。而生化过滤则通过生化棉、生物球、细菌屋、陶瓷环、魔毯等滤材来实现,这些滤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体积内,拥有巨大的物理表面积,以提供硝化细菌附生的环境,所以,要想使生化过滤充分彻底地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就让你的过滤拥有尽可能多的生化滤材,这里的多并不是指漫无目的地塞一大堆玻璃环到过滤里,那样只能浪费有限的过滤空间。合理科学的安排生化滤材的排放位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根据你的鱼缸大小,和观赏鱼的种类合理配置一套过滤系统是养好鱼的必备条件。大体来说,30厘米左右的鱼缸可以使用一个瀑布过滤,但是最好要有底砂,为什么要有底砂,我们将在后面讲到。30里面到60里面的鱼缸可以使用一套上滤滴流过滤,上滤是最简单的过滤形式,但是随着鱼缸的增大,上滤的体积和层数也要跟着增加,过大的上滤系统不仅不安全,还会造成水体温度过快流失。所以,60厘米以上的鱼缸过滤,首选背滤和底滤,滤桶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自己粘的鱼缸没有条件设计背滤或底滤,可以使用上滤加反气举的形式,也可以加倍提高整套过滤的效率。老玩家熟知过滤的重要性,普通水族箱的自带的过滤在他们眼前犹如鸡肋,自制过滤系统就变得既实用又经济,关于自制过滤的方法,笔者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将单独撰文讲述。至于过滤系统中增加活性炭、吸氨沸石、火山石、软水树脂、珊瑚砂等滤材也可以实现不同的调节水质的作用,但是跟基本的生化过滤比起来,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生化过滤做的好,完全可以不使用这些滤材。
总结:过滤系统是鱼缸生态的核心,小鱼缸使用水妖精和瀑布过滤,大鱼缸使用上滤、背滤、或者滤桶,生化滤材在合理安排空间的情况下越多越好。过滤系统宁愿大马拉小车也不能小马拉大车,相信你也可以拥有一套完善的过滤系统。
微信搜索“鱼团水族”,获取更多水族干货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9125.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