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创业知识分享网

分享花呗|白条相关的小知识及使用技巧

干货满满(旅游的意义是什么?)

花白达人    2022-11-22    202

旅行归来,自然会不自觉的会多关注些旅行的话题,刚巧在间隔很短时间内看了两篇观点有些相悖的谈及旅行态度的文章,由此引发了我自己关于旅行意义的疑问。PS:两篇日志原文附后,以供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憧憬旅行,还记得曾经写同学录的梦想一栏,当时觉得能被称作梦想的东西必然是高大上的,环游世界能跟世界扯上边,已经够高大上了,所以最后就写了环游世界这一答案,虽然只是幼时的戏言,但也侧面折射出了我的倾向。我偏爱有历史印记的地方,憧憬那些有着悠远历史的城市,大学期间选择了西安就读,可能也因为那是一座曾经作为十三朝故都的城市, 它记载着汉唐的繁盛,如今我们以汉人自居,海外的华人聚居所叫做唐人街,都是汉唐文化影响力的体现。

能真正算得上我旅行实践开始的,得从大学期间算起,一是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告别了走马观花式的跟团游,开始自己做攻略,从买车票、定宾馆,到比较各个景点,选择最最值得去的,甚至细微到可以坐哪一路公交车都会事先查好,另外,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当地的特色菜系也是必须囊括在攻略中的,连同游的小伙伴都说,“跟你出去玩,还得多做一项吃的攻略。”这句说不上褒贬的话,我自动过滤成了赞美,至今还是我证明自己是吃货的谈资;二是对景点的认识不再只是寥寥的几张照片,每到一个景点,我都会认真地阅读每一块介绍牌,努力去蹭导游的讲解,蹭不到讲解的也会自己百度导游词对照参观,后来演变成在需要大量讲解的经典景点,尤其是博物馆这样的,会直接使用电子语音导游,如果刚巧旅行归来,有人问及,也会兴冲冲的向其复述一路见闻。那会的旅行,虽然已经算得上是增广见闻的旅行,但旅行的根本目确是源于劳动人民家庭出生的我最朴实的考虑——省钱,既然周边景点迟早是要玩的,还不如趁着我在西安的时候,把这些对于西安来说算是短程旅游的地方玩掉,不仅短程路费便宜,而且还有学生证半票的优惠,目的明确却很少思考旅行这件事本身的意义。

此外,在某个十一长假被堵在乐山大佛下佛脚的通道口,没能下去亲眼观赏到大佛的正身像后,我又开始对公共假期出游极度排斥起来。此后,我一直秉持着不游则以,一旦出行就必须辐射周边的原则,而且为了保证旅行的质量,会避免一切在公共假期的出行。殊不知,告别了学生时代的我,时间已不再那么自由和宽裕,两三天的公共假期,只能满足点到点的出行需求,没法把周边城市一网打尽。这也是大部分普通工薪族的无奈,有大把时间的的时候没有经济来源,而当有了稳定经济来源的时候,却又没有那么多的出行时间。所以,在毕业后的公共假期,我极少计划出行,可是当经历了2015年春节假期的极度无聊后,我突然意识到与其在家这样虚耗时间,倒不如出去走走看看,只要科学的选择出行目的地,尽量避免去那种游客容纳量有限的山川景点,或者在特定季节特别热门的景点,还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出游质量的。

那么,又回到了我们最初思考的问题,“我们为何要选择旅行?”,第二篇文章提到了旅行的意义,“我们应该找到与自己契合的旅游路线,找到能与自己深层次交流的旅行同伴,然后,把自己抛在脑后,用心感受,享受陌生与遥远带来的新奇与魔力。”我的境界没有那么高,只是觉得同样的假期,在家度过和在外度过,后者会让我感到更加充实、更加满足,能从陌生的城市与短暂远离家乡的新奇,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参观那些历史名人曾经停留或居住过的地方,仿佛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挥斥方遒的领袖魄力与绝代清华的文人魅力。虽然个人更加倾向那些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但那些或巍峨雄壮、或清丽秀美的自然景观,也同样让人沉醉。

虽然不完全认可第二篇作者旅行必须是独具个性和充满意外的的观点,但我完全认同他应该适当了解旅行目的地的观点,想去卢浮宫的金字塔博物馆,看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的画作,就不该对欧洲艺术一无所知;想去布达拉宫拨动转经轮,去西藏受到心灵的洗礼,就不该对信仰的力量一无所觉;想去日本感受樱花的浪漫,感受传承与唐朝的日本文化,就不该对这个民族的印象只停留在野蛮与侵略。我欣赏第一篇文章的作者这样的随心自由,但却不会跟风,我深知我做不到他们这样的洒脱。赚的不多的我每年攒不下那么多钱,既没有充足的启动资金,也没法靠理财得到稳定的现金流,承担不起工作断层带来的压力,就算真的决心旅行,这些压力也会成为时刻束缚我的负担。况且我也没有像他们一样必须抓住青春的尾巴环游世界这样的强烈渴望,我认为只要去过自己认为的最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想去的地方,剩下的可以用一辈子慢慢走慢慢看。总之,在我看来,旅行是为了增广见闻、锻炼心境,是寻找一种心灵的平和安详,不管是抛下一切的长途旅行,还是拼凑假期出发的短途旅行,但求心安而已。

三十岁之前带你环游世界 作者/郭大喵

刚在一起的时候,我对龙二喵说,三十岁之前,我要带你去环游世界。

那一年,我二十三,她二十五。

这件事,在我俩的脑子里,一直划在重要不紧急的那一类。一定会去做,但一直没有排期。

我们搬到了一起,养了两只猫,一个叫儿子,一个叫酱酱。

我们白天一起上班,晚上看老友记,周末逛街做饭,偶尔烤个蛋糕。

我们攒了些钱,学习理财,结了婚,买了房。

我们各自升职加薪,在热爱的事业上大展拳脚。

我们在各个大小长假走遍东南亚,带着自己缝制的婚纱自拍,手牵手下海潜水。

这几年,我们努力工作,热爱生活,用心经营,日子过得一帆风顺,仿佛什么也不缺。

2012年,马来西亚浪中岛

但我知道,有一个梦想一直悬而未决,有一个承诺一直没有兑现。

因为每次出去玩之前,二喵都会提前大半年刷蝉游记和穷游,不停的缠着我讨论下次去哪儿。

因为每次出去玩之后,二喵都会拉着我挑好久的照片,每一张精心修图,发到蝉游记,然后开心地看网友点赞,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

因为每次出去玩,二喵都会精心做好行程攻略,早起拍日出,通宵做大巴,不浪费每一分钟,因为时间永远不够用。

她说,我们不想多花钱,时间那么紧,想去那么多地方,只有好好做攻略才能实现了。

而每次做完攻略和计划,二喵都会特别兴奋踏实。一个七天的旅行,从前期计划,攻略,到事后P照片,发游记,愣是被她把快乐延长到了半年。

2014年,印尼蓝梦岛

有人说旅行是种解药,但我却觉得旅行更像是毒品,一旦上了瘾,就再也戒不掉。第一次马来西亚之旅之后,只要有长假,就觉得在家呆着是一种浪费生命的罪过。缅甸、菲律宾、泰国、巴厘岛、斯里兰卡,丝毫没有解我们的瘾,倒是让我们越来越觉得不过瘾,觉得一周或者十天的假期对每个目的地都太不公平。

嗯,是时候把“环游世界”提上日程了。

相信很多跟我们差不多的年轻人都在one

time or another产生过环游世界的念头,但最难的其实是真正做出这个决定。

作为两个靠谱的前狼厂产品经理,任何浪漫的决定,都会被我俩变成一个理性的决策过程。。。

怎么来做出这个决定呢?

1,这件事是不是我们最想做的?

在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关于未来两到三年,我们可能的选择有三个

A)出去玩,看看这个世界;

B)出国念书,去读MBA,学习之余旅行;

C)继续工作/创业;

哪一个是最想做的?

一开始,我们试图量化拆解每一个选项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做了一个打分板,看看继续好好工作、出去玩、出去念书等等选项当中,到底哪个才是最适合我们的,最理想的路径。这个打分板前后存在了一年左右,打分、删掉、改权重,但最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直到去年的这个时候,龙二喵向她的mm请教这个问题。mm给了她一个简单直接的选择方法:

“你想象你到八十岁的时候,想起今天,你是会后悔在青春的最后几年没有出去走走,还是会后悔这些年没有好好工作、买房买车生孩子?”

二喵问了我同样的问题。我说,我会后悔没有出去走走。

二喵说,我也是。

于是,我们扔掉了打分板。

2,成本能否接受?

按线路规划,整个行程至少需要两年。那成本问题拆解下来只有两个:

A)钱?

1)出去玩是不是更花钱?

其。实。不。是。

以我俩在北京的生活成本做参考,每月房租4000+,生活费6000+,两人一年成本是12W。

非发达国家旅行,以之前几次东南亚旅行的开销做参考,发展中国家住青旅和民宿,每晚很容易控制在100以内,一个月是3000,吃饭饮水交通等平均下来每天200,一个月也是6000。两人一年只要10W,比北京还低。短期出行大头开销永远是机票,占70%~80%。如果是长途旅行,分摊下来机票其实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日常主要还是巴士和火车。

发达国家肯定会贵很多,但总不会比我大帝都的生活成本还高好几倍的地步。

综上,初步给了平均两人一年20W的预算。这个预算总体来说是合理的,肯定不是一场奢华的度假,但比起穷游网上动辄4W块游遍亚洲十八国的大神们,还是宽裕一点。按两年时间,打个buffer,50W应该够了。

2)没有收入怎么办?

上面的预算我们其实早就存够了。但是考虑到没有收入、身上还有贷款要还,以及不想玩完回来后一穷二白从零开始,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旅途中有持续的现金流,一方面帮我们每月按时还贷,一方面尽量支撑我们的旅途开销,两年后资产缩水不会太多。

现金流的来源是什么?主要靠理财收入+房租。

感谢互联网金融,在风险可接受的前提下,P2P年化收益做到10%以上,这两年并不难。

算了一下,我们的本金攒到15年春天的时候,产生的理财收入加上每月房租,可以支撑还贷,并且产生一定的现金流供我们路上开销。

钱不是问题,越晚走成本越低。

B)两年的时间,损失的机会成本有哪些?

1)生活上:我们去年刚结了婚,年龄也还没到被逼生孩子的地步,有两年相对属于自己的时间。等生了孩子,出去玩就难了。如果再晚出去,回来后就三十好几了,错过最佳生育年龄,生孩子的压力会更大。爸妈也刚好处在身体还不错的时候,如果再晚出去,可能他们也会需要我们更多的照顾,时间上无法保证。

2)工作上: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俩都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能力和各种资源都有一定的积累,自信回来后也很容易找到不比现在差的工作。如果现在去创业,将会需要至少五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之后也不一定能抽身。

诚然,在飞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两年会错过无数的机会。也许两年后回来,我们的同事已经纷纷当上CEO,走向人生巅峰,但我们相信机会总是会有,而这个两年的时间窗,错过却不一定会再来。我们决定接受这个成本。

机会成本可接受,且现在走成本最低。

很多朋友知道我们要出门,都表现出羡慕嫉妒恨,说自己也想要放下一切出去玩一段时间,就是一直都没有下决心。其实,按照上面的决策过程,下不了决心只有两个原因,成本太高,或者,没那么想去。

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都是具体落地的细节:钱如何安排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行程如何制定,需要带哪些东西等等,这些会在后面继续更新。

一万次旅行也拯救不了平庸的你 作者/妙途

记得有一年的八月份,公司邀请来一位旅行摄影师给我们讲述他的旅行经历,和他所认为的理想的旅行方式。他说,他曾受到众多的杂志、网站邀请,在25岁前就去过了三十个国家,他的护照上敲满了钢戳,他拍了十万张的照片,泡了各国的妹纸,吃各国的食物上各国的厕所,而且还赚得盆满钵满。但他咬牙切切地说,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他开始有点激动,说现在的旅游行业所作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旅行社做的事情就是一场骗局,他们收了钱,卖给你们一个根本抓不到的梦。”他愤愤地说:“当然,你们还觉得物超所值。”

他说,我们都声称自己热爱旅行,时不时有着放弃学业和工作去旅行的念头,但却从来没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去旅行。在他的理念世界中,所有旅行社的客服,所有的导游都应该是心理学家,因为“人们去旅行应该是为了获得安慰与力量,受到陌生世界的治愈。”

可是,当你看到人山人海的长城与故宫,当你排队几小时登上黄山泰山雁荡山,当你在曼谷大皇宫的宫殿内着急寻找着厕所,这种旅行并不会改变你。“我们应该找到与自己契合的旅游路线,找到能与自己深层次交流的旅行同伴,然后,把自己抛在脑后,用心感受,享受陌生与遥远带来的新奇与魔力。

“比如,”他说:“佛教徒应该去日本京都和泰国清迈,脱掉鞋子向每一尊佛像、每一位僧人表示敬意;不愿出门的宅男应该去每个城市的酒吧与游乐园,在那里找到人生的刺激点;出入耸立在雾霾之中的巨型写字楼的白领们,应该去无人走过的田野与村庄,应该尽情在大草地上打滚。”

“甚至野战也行。”他笑笑:“也许这样,你才会觉得心里缺失的那一片灵魂,被补齐了。”

这其实并不算是多么新鲜的言论,我见过太多人,一年去两个国家,却照样谈吐无聊,头脑僵硬。太多的人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或飞机,排队在当地地标前花三小时拍一张自拍照,分享到朋友圈以供炫耀。太多的人,在出发前兴奋难耐,却在到达目的地后情绪一落千丈,在酒店里吃泡面,换个地方继续宅着。而这些,怎么可能改变一个人,怎么可能带给人力量?

你说你想去卢浮宫的金字塔博物馆,看到了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的画作,可你对欧洲艺术又有多少了解?你说,你想去布达拉宫拨动转经轮,可是你并没有任何信仰,你觉得你去了西藏真的会受到心灵的洗礼?

你可能会说:我一年加班那么多天,又没攒到钱,出去旅行一次还要受到这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还要被你泼冷水,拜托,我只是想出去走走而已,别上升到哲学的层次。

我只能说,这一切都没有错,出去走走,看美景,吃美食,来一场疯狂的购物与代购,如果你觉得满足,你的辛苦钱花的值得,一切都没有关系。但是,抛开一切因素,你真的有想过你为什么要旅行吗?要知道,一万元钱的旅行经费,你可以买三个iphone,看五百次电影,买1000个套套。

旅行,真的是一个能让所有人激动的点子。我用攒了两年的积蓄去了一趟日本、泰国和柬埔寨。我半夜起来抢亚航的廉价机票,为了签证能否成功而惶惶不安,花一个小时去研究一个酒店是否值得预定,看攻略,换外币,学外语,替人罗列购物清单,信用卡开始透支~~天呐,一想起来我经历了这么多琐碎无聊的事情,我就真心佩服自己的牛逼,居然一次次遭罪还乐此不疲。

当一切搞定,我前往日本、泰国之后,我懵了。所有那些在互联网上被形容成仙境的地方,却满是人山人海,而且几乎每分钟都能听到中文的大声叫嚷。我以最慢的速度排队进入个大热门的景区,架起三脚架想拍照却发现几乎无可能,我想去阅读每一尊雕像上镌刻的文字,却一次次被带着小红帽的中老年旅行团冲散。

我甚至觉得,这个建筑,还没有我老家县城的漂亮;这个湖,还没有母校里的清澈,我就这样开始抱怨,然后回到酒店,一个人看着陌生的电视节目。

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我也曾跟随旅行团去欧洲,坐着大巴,上车睡觉,下车拍照,除了午夜在酒店里和陌生人玩三国杀,完全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地方。是的,我看到了卢浮宫,我看到了蒙娜丽莎,但我又得到了什么?我不知道。我问了许多同行的伙伴,他们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完成了家人给他们的代购清单。

大家赚钱都不容易,真的就心甘情愿送钱给大使馆,酒店和航空公司?我们真的情愿用蜷缩在经济舱内僵硬的双腿换来朋友圈的十几个赞?我回想我的旅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那些我记忆最清楚的镜头,却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旅行攻略网站和旅行图书上:那是同行伙伴的依靠与依赖,那是在旅游地点与那里的人与物的共鸣。

我追求的旅行,应该是独具个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我实在无法忍受旅行社提供的批量流水线上的旅行套餐,旅行应该是一种精神体验,批量同质化的旅行线路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洗脑,它不但没法让我们找到自己,却让自己迷失的越来越远。

当然旅行更应该是充满意外的,这就如同生活,我们永远没法按照既定的人生路线生活。如果我们真的能适应变化的旅行,那我们为什么无法接受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如果我们喜欢这些未知,那又何必在生活中谨小慎微,步步维艰,企图控制一切?

不要欺骗自己,旅行不是万能药,尤其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旅行,它们所带来的只是更多的伤害。今天的杭州下着雨,我没法出门,在房间里看书写作,听音乐,训练冥想;其实有的时候,我觉得,这种生活和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旅行相比,它更能带给我帮助。

当然,我反对的只是那种枯燥的旅行。但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走走,我们其实可以随时开始一次无限时间的旅行。

如果你生活在杭州,你真的去过杭州的每一个展览馆吗?你真的看过苏东坡的每一份真迹吗?你能读懂苏东坡笔墨背后的深长意味吗?你有会去杭州收藏品市场淘些好玩的小物件吗?你会去坐下来,在孩儿巷的弄堂里和民国出生的老人聊聊历史吗?你会去南山路的酒吧和咖啡吧里与陌生的人聊天吗?你会在吴山广场上,和晨练的老人一起写大字吗?你会在清晨醒来,骑车环绕还未苏醒的西湖吗?你其实能做的很多,其实你一点不寂寞。

如果你要往外走,你能不能为自己定制一条最适合的线路?能不能拒绝打卡式的拍照?能不能在出发前多读点当地文化历史的书?能不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旅行伴侣?能不能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能不能将全部的内心,投入到未知的探索之中?

真的,这才是有意义的旅行。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8262.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