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可以?(敦煌莫高窟旅游解说:敦煌学一代宗师、大漠隐士—段文杰)
今天讲大漠隐士段文杰的故事。
他被成为敦煌临摹第一高手!
段文杰扎根大漠60年,成为继常书鸿之后,敦煌事业的第二代传人。他是敦煌学的集大成者,也创下敦煌壁画个人临摹数量之最。
不过讲他之前,我们先从张大千说起。
1941年3月,张大千率领弟子与家人离开成都,远赴敦煌,整理文物,为洞窟编号,临摹壁画276幅。
1944年,张大千将自己临摹的敦煌壁画带到四川举办展览。正在国立艺专学习的段文杰站在画前,激动异常。段文杰后来说:"看到张大千先生的临摹作品后,我着了魔,他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儿子,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踏上敦煌之路。
放下行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洞窟。在洞窟里,段文杰惊喜万千:壁画原作比临品更美,令人震惊。段文杰在自己的回忆录《敦煌之梦》中,回忆了当时的兴奋之情:“我觉得,自己就好像一头饿牛,闯进了菜园子,精神上饱餐了一顿。”
但他同时更加心痛:风化脱落、烟熏火燎、手划刀刻。于是,他暗下决心:"不能让它再支离破碎了,不能让它再损毁失散了。"
这一待就是一辈子,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敦煌!
在莫高窟,段文杰扎实过硬的绘画功底,和丰富的学识,很快被所长常书鸿赏识。当各项工作都逐渐步入正轨之后,段文杰被任命为敦煌艺术研究所美术组组长,负责壁画临摹工作。为了保护好敦煌文物,段文杰明确立下几条临摹标准:比如,用透明纸蒙在洞窟原作上,进行临摹的所谓‘印稿法’,人的手和笔隔着一层薄薄的纸,在壁画原作上按来按去,划来划去,必然对壁画造成伤害。这种‘印稿法’绝对不能再使用,只能用写生的办法进行临摹。
在敦煌期间,段文杰的生活极为艰辛,喝的是宕泉河的碱水,没有大米,少有蔬菜,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交通也极不便利,徒步去四五十里外的县城,当天回不来。莫高窟夏天干热高温,冬天风卷黄沙。段文杰他们最初的好几年都住在由马厩改造成的简易房间里。经常吃不饱肚子,段文杰还要每晚提上棍棒到洞窟周围巡查一番,防止盗贼。
从1946年开始,段文杰共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的壁画340多幅,面积达140多平方米。这一成绩在敦煌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创下了第一。其大部分敦煌壁画临摹品已经成为文物,可以说代表了敦煌壁画临摹的最高水平。1947年和1948年,段文杰及其同事们对莫高窟洞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编号、测量和内容调查,他们做的洞窟编号被认为是最完整和科学的,至今仍在沿用。
解放后,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吧,段文杰出色的工作,没有得到认可,反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撤消一切职务和副研究员职称。这种情况下,段先生仍坚持敦煌艺术的研究工作,白天临摹壁画,晚上还要参加劳动,大炼钢铁。他这时候完成了第217窟的西方净土变的临摹。后来就被划为右派,被下放劳动,被派去搬大石头,清洁厕所,冬天厕所的粪便结冰,还得用铁锹甚至钢钎清理。1963年,省上派来了工作组进行调查,对段先生的问题作平反处理,恢复职务和工资。”
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又到了1966年文革,段先生和一批“老运动员”,又陷入了政治争斗的漩涡。而到了1969年,段先生的遭遇更为糟糕,在所谓清理阶级队伍期间,他和另一些老职工都被“清理”出所钟爱的莫高窟。无奈中,段先生偕同老伴下到敦煌农村,当了几年农民,垫圈、喂猪,什么农活都干过。
遥想段先生在青年时代于重庆国立艺专求学五年,受教于当世艺术大家吕凤子、陈之佛、傅抱石、李可染、黎雄才、潘天寿、林凤眠等人。段先生大有前程却选择来到戈壁黄沙间,稍大一点的城市酒泉都距敦煌近400公里。当他一心为求敦煌艺术真髓,时运不济退求不失初心时,竟不得!
也许是敦煌莫高窟作为佛教宝库的原因,无情的岁月中,常年临摹宗教壁画的段文杰先生,在经过第一年的精神折磨后,反而更为静定。正是这份静定,让他渡过一劫又一劫。
段先生在农村劳动,不但与乡邻相处和睦,还自给自足。段先生自己回忆录中描述这段时光时,写到“敦煌魅力入梦来”!农闲之余,他在田间地头思考敦煌石窟艺术的源与流、敦煌壁画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敦煌艺术的美学问题等。在莫高窟,段先生的艺术实践常人难比,离开莫高窟,却在不断思考研究,为以后成为敦煌艺术理论大家打下基础。
后来段文杰重新恢复工作,在他晚年的的回忆录中,他详详细细记载了自己种种内心变化,竟无一字提及“恨”,也无一字述说他人之过。如果说,段先生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他对莫高窟的大情怀,那这部回忆录则让人看到先生的广阔胸怀!
(来源:游遍中国5A景区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21035.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